
新城区图书馆成立于1980年,是新城区唯一的国家公共图书馆,现有馆舍面积3000㎡,馆藏文献近5万册,电子图书130万种,报纸期刊、学术论文、少儿国学等数据资源库3个,馆藏重点是少儿读物。分别于1999年和2013年获得文化部颁发的国家三级公共图书馆和“全国公共电子阅览室示范点”荣誉称号,先后被评为“自治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县级支中心一等奖”、“2011-2012年度自治区十佳图书馆”,“自治区图书馆学会2011-2014年度先进集体、2015年自治区“草原阅读季”先进集体、“第三届自治区服务基层服务农牧民先进集体”、2016“自治区第三届全区服务农牧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2016-2017年度先进集体”等荣誉,同时,被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内蒙古自治区分中心评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工作先进集体”。
2017年全国第六次县级以上图书馆评估定级中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国家二级图书馆。2018年,新城区图书馆迁至新馆,新馆面积3000㎡。藏书量约50000余册,同时可接待读者600余人。新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无线网络覆盖范围100%,实行计算机管理和“一卡通”服务,是集自助图书借还、报刊阅览、绿色上网、数字阅读、书咖茶吧、读者沙龙、亲子共读、视障阅览为一体的新型阅读空间,实现书中有人,人旁有书的人性化服务理念,为读者提供多层次、多功能,高效便捷的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
馆内设有电子阅览室、图书外借室、少儿图书借阅室、视障阅览室、休闲阅读区、少儿自习区等多个服务窗口,所有服务窗口全部免费开放,节假日不休息。还成立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为区内外群众提供免费的数字资源服务。
近年来,新城区图书馆大力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夯实农村文化阵地。截止到2019年,已建成包括保合少镇在内的14个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站(点)和29个草原书屋以及18个数字书屋和9个分馆,在我区逐渐形成数字服务全覆盖。馆外流动服务满足多形态阅读需求,先后建成包括医院、农村、社区在内的6个馆外流通点和5个小学流动图书站。每年开展送书下乡活动,精选各类图书赠送草原书屋和社区图书室,并把馆内优秀的数字资源制作成光盘送给各基层服务站。从2012年至2019年共赠送图书2.5万余册,光盘3000余张,为基层图书室和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站(点)的文化资源进行了补充。
作为新城区唯一的公共图书馆,新城区图书馆一直通过不懈的努力践行着信息保障、文化传播、培养阅读兴趣、提高信息素养和保障社会和谐、学习知识的使命,每年大力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让全民阅读进学校、进机关、进军营、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举办公益性讲座、组织读书朗诵、开展征文评比和故事会比赛、各类教育培训等读者活动。与草原书屋、社区图书室、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站(公共电子阅览室)、数字书屋等平台建设相结合,与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家庭活动相结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营造“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优良风气,为建设殷实美丽和谐新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