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召开2024公共图书馆与文化馆三区人才、文化示范户培训会

  • 发布时间:2024-06-26
  • |
  • 作者:暂无
  • |
  • 阅读次数:123

6月21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指导,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和中国文化馆协会联合主办,呼和浩特市图书馆、呼和浩特市文化馆承办的《中国文化馆》编辑部提供学术支持的呼和浩特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研讨会暨2024公共图书馆与文化馆三区人才、文化示范户培训会,“中国文化馆协会十年”全国巡讲活动(呼和浩特站)在呼和浩特市召开。     

图片

图片

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公共服务科科长郭娟,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李国新,浙江省文化馆馆长阮静,中国文化馆协会副理事长、浙江省文化馆研究馆员王全吉,中国图书馆学会藏书与阅读推广专业组主任、台州市图书馆馆长毛旭,中国图书馆学会科普阅读推广委员会专业组主任、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馆长左堃,内蒙古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内蒙古工业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郭俊平,内蒙古自治区群众文化学会副会长、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馆副研究馆员魏国清、呼和浩特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部主任姜淑兰,呼和浩特市图书馆馆长张浩如,呼和浩特市文化馆馆长张彦军,北京雷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锦山,来自呼和浩特各旗县区图书馆、文化馆以及乡镇街道文化站、文化示范户120多名代表出席本次会议。       

图片

呼和浩特市图书馆馆长张浩如代表主办方在致辞时说,呼和浩特市是首批创建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并在后续创新发展复核验收工作中取得优秀的良好成绩。在此过程中,呼和浩特市打造的城市阅读品牌项目“鸿雁悦读”计划,不仅在全国众多优秀案例中脱颖而出,还入选中央组织部组织编写的《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丛书文化建设卷,是文化建设卷中唯一一个推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案例。张浩如表示,呼和浩特市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创新发展,能够增强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并且通过培训会等形式,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     

图片

研讨会上,李国新、姜淑兰和刘锦山分别为代表们作了《持续发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引领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民族复兴凝心聚力》《传世之馆必有传世之作:馆史编撰理论与实践》等三个主题报告,向与会代表详细介绍了如何发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引领作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图书馆和文化馆馆史编撰的意义与实践,对于今后进一步做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工作具有积极引领作用。

本次会议还设立了两个专门的分会场。在图书馆分会场上,毛旭、左堃、郭俊平分别作了主题报告《全生命周期阅读服务体系建设之台州实践》《我在角楼等你 共享阅读之美》《怎样撰写图书馆学论文》;在文化馆分会场上,阮静、王全吉、魏国清分别作了主题报告《新时代“市民夜校”的浙江实践》《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深化农牧区精神文明建设 促进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参观盛乐博物馆、蒙牛鸿雁书房、奥维马场鸿雁书房和和林格尔县文化示范户,进行了现场交流。

本文转自“文旅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