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庆祝今年中秋节和国庆节双节同庆新城区图书馆特举办“月满中秋”亲子DIY灯笼活动让青少年在活动中了解传统节日的历史故事和意义通过制作灯笼,提高动手能力和思维创造力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家长及小朋友们,制作出了一个个精美的手工灯笼。参加活动的家长都纷纷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创作及动手能力,也激发了孩子们对传统手工技艺制作的兴趣,学习到制作灯笼的技艺。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月桂高达五百丈,随砍即合,炎帝就是利用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为对吴刚的惩罚。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
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
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