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市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规划

  • 发布时间:2013-05-08
  • |
  • 作者:暂无
  • |
  • 阅读次数:183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律,统筹规划全市城乡图书服务网络建设,完善服务设施,丰富服务内容,规范服务要求,提高服务水平,实现图书馆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服务网络实现形式:

1、虚拟网络:利用呼市图书馆官网与各旗县区图书馆的官网以交互链接的形式实现网上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与交互服务。

2、服务网络:与呼市图书馆各分馆及各旗县区图书馆共同合作,以中心馆与总分馆制的运营模式,整合分馆、旗县区图书馆(室)资源,建立服务网络覆盖城乡、组织结构科学合理、文献资源灵活调配、服务质量基本一致、运行高效节约、普遍均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

三、运营模式:

建成以呼市图书馆为中心馆,北京军区给水团分馆、内蒙古未成年人管教所分馆和各旗县区图书馆为分馆。其中,呼市图书馆作为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的中心馆,承担对全市公共图书馆业务的规划、指导、协调和评估等工作,建立统一的技术平台、检索平台和服务标准。通过努力,使呼市图书馆成为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的业务指导、文献保障、技术支持、专业培训和信息服务中心。各旗县区图书馆作为本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的业务分馆,承担对辖区内图书流动站、草原书屋业务的规划、指导、管理、监督和评估等工作。通过努力,实现各级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和服务互动互联,为市民群众提供便捷的公共图书馆服务。  

四、加强规范管理    

1、确保各级公共图书馆正常开放。各级公共图书馆要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读者服务活动,保障市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2、明确工作责任主体。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文广新闻出版局为管理主体。各级政府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重视和支持图书馆建设,切实加强领导,把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摆上议事日程。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本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协调、指导和监督等工作。    

3、建立绩效考核评估体系。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并纳入综合考评,具体考核指标另行制定。    

4、推动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积极鼓励社会机构和个人向图书馆事业提供捐助,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落实扶持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参与的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新模式。

五、本地区服务网络建设的意义:

充分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精神,进一步提升我市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完善和加强我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同时为呼和浩特市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基层图书馆建设以及实现资源共享奠定了网络化基础;利用网络技术传播先进文化,使先进文化的传播手段和方式更加现代化、科技化;第三,直接使社区广大群众更加方便,实现了各旗县区图书馆“小馆藏,大容量”。

2013年5月8日